烏龍茶,台灣茶,清友明心,kiyotomo,oolongtea

✨高山茶是烏龍茶

是的,高山茶屬於烏龍茶的一種,是「部分發酵」的茶類。
台灣的高山茶主要是輕發酵烏龍茶,香氣清香、口感滑順,例如阿里山烏龍茶、梨山烏龍茶、杉林溪烏龍茶等。

 

✨高山茶的定義?

「高山茶」不是指特定一種茶樹品種,而是指在高海拔地區栽種的茶葉。台灣茶界一般認為:

  • 高山茶需種植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
  • 茶區氣候涼爽、日夜溫差大、雲霧繚繞,有利茶樹減少苦澀物質的生成,茶湯自然甘甜。
  • 採摘與製茶工藝講究,多以手採、傳統製程為主。

 

✨高山茶的海拔?

通常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類型海拔高度
高山茶1000–1600 公尺
特高山茶1600–2000 公尺
超高山茶/頂級高山茶2000 公尺以上

 

✨高山茶含咖啡因嗎?

 有的。高山茶含有咖啡因,但含量比咖啡少,甚至比紅茶還少。

  • 含量大致範圍: 每杯約 20–40 毫克(依沖泡方式與茶葉品種變動)
  • 因為高山茶多為輕發酵、手工處理,茶多酚與咖啡因釋放較緩和,對身體刺激性較低,許多人喝後不會有心悸或失眠的情況(但視個人體質而異)。

 

✨喝高山茶有什麼功效

1. 提神醒腦、增強專注

  • 含有適量咖啡因與兒茶素,可刺激中樞神經,幫助提神,提升專注力。

  • 適合午後、工作時或讀書時飲用。

2. 抗氧化、延緩老化

  • 含有豐富的多酚類(如茶多酚、兒茶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對抗自由基、保護細胞。

  • 長期飲用對皮膚、內臟都有益。

3. 幫助消化、去油解膩

  • 特別適合飯後飲用,能促進腸胃蠕動。

  • 有助於消化油膩食物,改善飽脹感。

4. 降脂、穩定血壓

  • 茶多酚有助於降低血脂與壞膽固醇,對心血管健康有一定幫助。

  • 高山茶比紅茶、咖啡溫和,長輩也可適量飲用。

5. 輕微抑糖、幫助代謝

  • 有研究指出茶葉中的化合物對血糖代謝有潛在好處(但不能代替藥物)。

  • 對體重管理與血糖波動有輔助效果。

6. 清心解壓、助靜心

  • 高山茶的香氣(如花香、蜜香)與茶湯滑順感,有助放鬆情緒。

  • 很適合靜坐、閱讀、寫字或靜心時泡一壺。

 

✨高山茶是綠茶嗎?

 不是。高山茶多數屬於烏龍茶(部分發酵茶),介於綠茶(不發酵)與紅茶(全發酵)之間。

  • 綠茶:完全不發酵,茶味清苦、兒茶素多
  • 高山烏龍茶:約15%~30%發酵,香氣豐富、口感圓潤,幾乎無苦澀
  • 因此,高山茶比綠茶更溫和、口感更柔順

 

✨高山茶含兒茶素嗎?

有的,但比綠茶少一些

  • 兒茶素(Catechins)是茶多酚的一種,具有抗氧化功能。
  • 高山茶因為是部分發酵茶,兒茶素會在發酵過程中部分轉化為其他多酚類物質(如茶黃素、茶紅素)。
  • 所以高山茶的兒茶素含量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保有部分抗氧化功能,又少了綠茶的苦澀。

 

✨高山茶葉可以放多久?

基本上可存放1~2年,但要注意保存方式。

保存條件茶葉類型保存期限
常溫避光、防潮密封輕焙火高山茶1 年內最佳
冷藏、真空包裝中~重焙火茶可放 2 年以上
裸包、潮濕環境所有茶葉易變質、氧化快

保存重點:
避光、防潮、低溫、密封。開封後請盡快喝完,避免香氣散失。

 

✨ 高山茶為什麼好喝?

高山茶之所以特別好喝,原因有三:

  1. 高海拔環境優勢
    • 日夜溫差大、雲霧繚繞,茶葉生長緩慢,積累更多風味物質
  2. 製茶工藝講究
    • 多為手工採摘、傳統發酵,講究茶菁挑選與製程細節
  3. 口感柔順、香氣清雅
    • 花香、果香、奶香、蜜香……風味層次豐富,不苦不澀、回甘持久

 

✨晚上可以喝高山茶嗎?

視個人體質與沖泡方式而定:

  • 高山茶含咖啡因,但屬於溫和型,比紅茶、咖啡刺激性低
  • 如果你對咖啡因不敏感,晚上喝一兩杯不成問題
  • 若擔心失眠,可以:
    • 選擇焙火較重的高山茶(咖啡因較少)
    • 頭兩泡快沖掉(降低咖啡因濃度)
    • 小口慢飲、不要空腹喝

 

✨高山茶會傷胃嗎?

正常情況下不會,但這些情況要小心:

  • 空腹飲茶易刺激胃酸,容易胃悶、反胃
  • 茶湯若泡得過濃(時間太長、水太熱),刺激性會上升
  • 若你本身胃不好,建議:
    • 選擇焙火中度以上的高山茶,較溫潤不刺激
    • 飯後30分鐘再喝茶最合適
    • 每次少量慢飲,避免大口灌茶

 

✨高山茶的口感是什麼樣的?

高山茶的口感四個字形容:甘、潤、滑、韻。

  • 甘: 自然回甘,不苦澀
  • 潤: 茶湯細緻柔滑,有水潤感
  • 滑: 不刮喉,順喉易入
  • 韻: 喝完口中留香,有「喉韻」

不同產區略有差異,舉例:

  • 阿里山烏龍茶:清香花果香,柔順爽口
  • 梨山烏龍茶:茶氣足、層次豐富
  • 杉林溪烏龍茶:微甜帶木香,喉韻深遠
  • 大禹嶺烏龍茶:高冷香氣、濃而不重,極細緻

 

✨高山茶推薦 台灣高山茶人氣排名

1. 阿里山烏龍茶(海拔1200–1600m)

  • 風味: 清香甘甜、花香明顯,湯色金黃透亮。
  • 適合新手入門,口感柔和。
  • 沖泡建議:
    • 茶量:約 6g(1人份)
    • 水溫:約 90~95°C
    • 浸泡時間:第一泡約 50 秒,之後每泡可加長 10~15 秒

2. 梨山烏龍茶(海拔1800–2200m)

  • 風味: 果香與花香並存、茶氣清揚、尾韻持久。
  • 屬於高冷茶系,製作技術成熟,是很多茶友的心頭好。
  • 沖泡建議:
    • 水溫建議接近 95°C,但不要沸水直沖,以免破壞香氣
    • 建議使用蓋碗或紫砂壺,口感更有層次

3. 大禹嶺烏龍茶(海拔2400–2600m)

  • 風味: 高冷系代表作,茶氣強、花果香濃郁、回甘極佳
  • 產量少、價格高,被譽為「茶中極品」
  • 推薦給有經驗的茶友,慢慢品味最能感受層次

4. 杉林溪烏龍茶(海拔1400–1800m)

  • 風味: 有特殊杉木香氣,滋味清幽、有微微蜜甜感。
  • 山區氣候濕潤,茶湯柔滑有厚度,適合喜歡自然氣息的人
  • 沖泡建議:
    • 前兩泡控制時間短(40~50秒),避免過濃
    • 後面幾泡釋放出木質與山氣香,更有層次感

 

高山茶手沖建議

步驟重點
1. 溫杯潤壺用熱水溫壺,再倒掉水。讓茶壺保溫,提升沖泡品質。
2. 茶量建議約6g茶葉 / 150ml水(依個人喜好濃淡調整茶量)
3. 水溫使用約90–95°C熱水(部分發酵茶高一點沒問題)
4. 洗茶(自由)快速注水10秒後倒掉,喚醒茶葉香氣(特別是焙火茶)
5. 沖泡時間第1泡:50秒 / 第2泡:40秒 / 第3泡開始每次加15秒(依個人喜好調整濃淡)
6. 出湯乾淨 每泡結束要把茶湯倒乾淨,避免浸泡過久導致苦澀

 

小秘訣:

  • 蓋碗更能掌控茶味變化
  • 若用小壺(紫砂、陶壺),茶湯會更圓潤
  • 沖泡過程可以聞蓋香、品湯香、感回甘,非常療癒!

 

那你平常喝茶偏喜歡清香型還是厚重熟香型?

你偏好高山茶哪種香氣?花香?果香?還是焙火感強一點的?

 

 

 

參考閱讀台灣茶產業烏龍茶知識總整理(更新中)

延伸閱讀>>茶葉知識文章分享

 

 

參考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茶改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