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會聽到關於農產品的栽培方式,如有機栽種、自然農法等,不外乎就是為了讓自然環境更健康,以友善的方式對待自然,讓人類或生存於同一個地球上的生物也能飲食得更安全。茶葉是農產品之一,它像蔬菜與水果一樣,有農藥的控管與檢測,若選擇採用有機栽種或是自然農法的栽培方式,在農藥檢測上當然不會有任何殘留,以下將探討這兩種農作物的栽培方式有哪裡不同。

   「有機栽種」就是揚棄一切會破壞土質、水質、自然環境與生態之耕作方式的農法,還給作物一個真正自然的成長環境,讓農地與作物形成和平共處、互利互惠的雙贏局面。這種對環境友善的耕作農法,不只重視農業生產的質,也欲透過地利恢復的農田營造出農產的量,進而打造人們的和諧生活與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

   「自然農法」則是和有機栽種的方式頗為相似,但此種栽培方式更著重於生態的自生,除了避免會造成土地、自然與生物的傷害之耕作方式外,更放任作物與雜草彼此間的自由生長,重視農業生產的質更勝於農產的量。為維護土地的潔凈,不使用化肥或是市面上的有機肥,甚至不用人畜糞便或外來廚餘。提倡充分利用健康的土壤的力量,遵循自然,按季栽培,尊重並還原自然原有的生態環境。

   從認知態度、農藥與化肥、有機肥、除草劑、糞便廚餘這5個特點,輕鬆辨別出有機栽種與自然農法有何不同

 

認知態度

農藥

化肥

有機肥

除草劑

糞便廚餘

自然栽種

人為主導的對立平衡

×

×

有機農法

無為的

順應自然

×

×

×

×

 

關於有機栽種與自然農法——以茶園為例

   茶園有機栽種其實就是不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及肥料來生產茶葉。在作物成長所需的養分,有機栽種可使用符合農政機關規範許可的有機質肥料供應,或是完全不依賴任何人力澆肥,依循大自然運作法則,讓作物在農地本身養分供輸下自然成長。在病蟲害防治方面,則須採非化學合成農藥之法,諸如生物防治法、人工捕捉法、物理防治法、植栽管理法等均可。甚至完全放任蟲害孳生,只靠自然界的「天敵」原則,即「一物剋一物」之道來抑制蟲害也可,雜草的管理亦然,均須採非農藥方式,有機栽種的雜草管理是一定不能用除草劑的。

   自然農法沒有指導手冊,也無法照本宣科,必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像這種回歸原點,重視根本的栽培方式,更是要依作物的生息去衡量是否適合,畢竟有的作物不像茶葉一樣採用自然農法也行得通,如草莓、蘋果等甚至需要少量的農藥才得以支撐其順利生長結果。有機栽種或是自然農法,沒有哪個方式一定較優於另一個,各有各的主張與其支持者,若能先了解環境和作物,再來決定適合哪種栽培方式,是否需要除草?耕耘?施肥?沒有一定的準則,也沒有一定的做法,所有的事物都是隨環境而變化。當然,「沒有一定的做法」會讓人摸不著頭緒,因此不管什麼農法都會有一套建議流程,按照自己認同的方法去做就好。

 

 

台灣有機茶認證過程與驗證單位

申請認證有機茶園須具備的條件

(1)生產過程須經茶改場技術指導及調查,確認係依照農業機關訂定之農作物有機栽培實施準則及田間管理方法栽培,並有完整紀錄者。

(2)採收茶葉成品由茶改場各區負責人依照規定至試作農戶抽樣,送交農藥檢驗機構或相關單位檢驗,確認無農藥殘留,並附有檢驗報告資料者。

(3)產品符合有機農產品之規格者。

[標示為「CAS台灣有機農產品」]

意即此農產在種植環境、土壤肥培、灌溉用水、水土保持、種子種苗選擇、雜草控制、病蟲害防治、採收、調製、儲藏、包裝等過程,均經驗證機構依「有機農產品驗證基準」各項要件並不定期派遣稽核人員至農場稽核,各縣市政府也會派遣相關人員至販售地點抽驗,凡此種種均符合無誤,始能標示「CAS」。

 

有機茶認證書應記載資料

1.驗證機構之名稱及地址

2.得辦理驗證之範圍

3.認證有效期間

4.認證機構名稱

5.認證規範名稱

6.認證證書之年、月、日及字號

 

目前台灣獲得農政機關認可的驗證單位

1.慈心有機驗證股份有限公司(TOAF)

2.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

3.中華有機農業協會(COAA)

4.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TOPA)

5.台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FOA)

6.暐凱國際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SII)

7.國立成功大學(NCKU)

8.國立中興大學(NUHU)

9.環球國際驗證股份有限公司(UCS)

10.中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BOA)

11.中華綠色農業發展協會(GAA)

12.中央畜產會(NAIF)

 

有機栽種或自然農法這兩種栽培方式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土地環境變得更好、農產品飲食也更安全。雖然都是為了生態自然的守護與保護人類的食安問題,但是其實只要有人類的所在之處,不管做了什麼都是對大自然的一種破壞,而如何減緩對自然與生態環境的傷害,才是我們生而為人一生所要面對的課題!望我們取之於自然,也能找到與自然好好共生共存的平衡之道。

*參考資料來源:《台灣有機茶地圖》